•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杨发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蕴初探

    发布时间:2021-07-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年第3期 浏览次数:

    【摘 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蕴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绿色发展 美丽中国 理论意蕴

    【作者简介】

    杨发庭,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杨发庭副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深刻回答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论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应深刻把握其理论意蕴,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系统安排,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部署要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内涵,拓展了关于现代化的绿色意蕴。

    (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演替与生态环境变化具有相关性。人类从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从盲目崇拜自然、有限破坏自然、疯狂掠夺自然到尊重保护自然,从“本能”生存、“体能”生存、“技能”生存到“智能”生存,贯穿始终的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是工业文明坚持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只承认人的价值,否认自然界的价值,大肆破坏和掠夺自然,忽视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马克思认为:“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象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多年来,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较多,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接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突出短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时代所需,也是人民所盼。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分析批判近代工业社会异化劳动现象,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安排都必须顺应自然生态法则,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自身。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启示我们,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将自己带进无尽的深渊,被大自然所惩罚。人类应当从征服自然的沉醉中清醒,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面前应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积极维护生态平衡,努力实现生态正义。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三)人与自然的和解依赖于人与人的和解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实现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马克思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因此,在实践基础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必须实现人与人的和解。马克思认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企业,要坚决关闭淘汰。如果破坏生态环境,即使是有需求的产能也要关停,特别是群众意见很大的污染产能更要‘一锅端’。对一些偷排‘红汤黄水’、搞得大量鱼翻白肚皮的企业,绝不能心慈手软,要坚决叫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美化自然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坚决措施,关停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大力提倡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运动,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并提出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这两种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来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马克思认为,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包括两类,即“作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自然生产力是生产资料的基础,制约着社会生产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生产力构成中增加了生态环境要素,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即自然环境是有生态价值的,保护好自然环境,生态价值是可以增值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从“原料一产品一废料”的线性发展模式,转变为“原料一产品一原料 ”的绿色发展模式,从“吃老本”转变为“吃利息”,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重要路径。新时代应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生态产品,建立健全生态资产、生态信用和生态产品认证等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制度,丰富生态产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破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建立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完善生态产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促进生态资源资产与经济社会协同增长。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提出的理念,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是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辩证把握和深刻分析。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大会报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也明确指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一)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观、发展观、政治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集中概括。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应实现动态平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转化”。在实践中,应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护好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生态空间,提供清新空气、清洁水源、清爽环境等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二)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的反思和超越

    高质量的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的真切期待。人民从“求温饱”到“盼环保”,绿色发展正在深入人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把人民对天蓝、地绿、水净等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平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索取与投入的关系,协调好利用与修复的关系,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布局,努力实现生态文明的“最大公约数”。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的反思和超越,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传统发展理念的约束甚至抵制,将触碰各种利益主体,这就需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紧紧扭住责任清单“牛鼻子”,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严肃追责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好的生态影响人,以优美的环境吸引人,使全体人民生活在清洁美丽的环境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从传统发展方式走向绿色发展方式

    传统发展方式受人类中心主义等传统发展观影响,主张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唯一尺度来考虑问题,关注经济增长,忽视生态指标,强调对自然界的征服和索取,这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恶化。“当人充当起为自然立法的角色时,实际上就是人实现了对自然的否定:人要追求无限度的物质幸福,就必须全面否定自然;人要实现无限度的物质幸福,就必须绝对地控制自然。全面否定自然是为了绝对控制自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绿色发展方式坚持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综合考虑资源利用率、环境承载力、生态需求度等要素,遵循自然规律,追求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的生态平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抛弃那种以人类利益作为唯一的终极价值尺度的观点,才有可能建立起新的价值尺度,即以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作为最高价值尺度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既尊重人类的利益,也承认自然界的利益。而保护与维系自然界的利益,其实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总之,绿色发展方式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通过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应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创一个人人参与的“绿色+”时代。完善绿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制造业绿色改造,引领实体经济向更加清洁方向发展。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强调,要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突出问题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强化绿色引领,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产业发展贯通融合。应该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是从温饱走向环保、从生存走向生态、从“吃老本”走向“吃利息”、从“绿色贫困”走向“美丽富饶”的重要抓手,既是重大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社会问题。

    (一)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矛盾突出,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容量有限、生态环境污染等成为突出环境问题和明显的短板,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利用倒逼机制,顺势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人民群众不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不满,而是对生态环境不好有更多不满。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来看,也是这点最重要。”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质等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强烈。面对人民群众迫切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天天生活在环境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掩耳盗铃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不仅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组织开展了环境督察,目的就是要督促大家负起责任,加紧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应强化环境督察,提高环境违法成本,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织密织牢捍卫绿水青山的“天网”。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分为有形生态产品和无形生态产品。优质生态产品主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环境、宜人的气候、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壤等。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产品”概念,指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强调的是生态产品的量的扩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彰显的是对生态产品在量的基础上的质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和消费已经成为人们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指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着力点,是推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有力抓手。

    (三)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美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美丽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历了从“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历史演变,体现了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五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事业,人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谁也无法冷眼旁观、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应开展全面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破坏、减少能源消耗。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联合编制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夯实坚实基础。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系统,自然界的物质系统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既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当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失去平衡,就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走向无序甚至崩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归根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对待自然、用什么样的方式保护修复自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具体来看,这种系统思想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将生态诸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整体保护

    生态系统由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集合而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统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若脱离整体,就会丧失在整体中所具有的特点和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诸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整体保护,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加强各部门间协同推进,提高保护与修复的效率,实现治标与治本的统一。“生命共同体”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方法论指导,蕴含着重要的生态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核之一。

    (二)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我国古人说:‘城,所以盛民也。’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环境容量的基础是生态空间,《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规定,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国土空间,涵盖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应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切实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三)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化管理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国国土空间统一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应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协调有序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监管平台。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是包括环境质量的底线、资源利用的上线、生态功能的基线等完整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因此,应按照层次性的要求,依据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差别化管理需求,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实施分级分类精准管控。

    (四)以开放的姿态和久久为功的精神治山理山

    生态系统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整个自然界由各种动态的开放系统组成。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可自由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具有自我调节、保持平衡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怎么摆布,要做好顶层设计,要综合治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出发,以开放的姿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图片图片

    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两个最严”要求在制度和法治上坚决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2013年5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要求区分生态环境损害情节轻重进行问责,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形成了诫勉谈话、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追究刑事责任等相关处罚措施。2017年5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总之,“两个最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实现了全要素参与、全链条构建、全过程监管,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让法治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一)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对公共自然资源配置方式作出安排,要求以建立产权制度为基础,实现资源有偿获得和使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全面节约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相统一,有利于维护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因此,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

    (二)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因此,新时代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思想认识到位、行动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不断推动广泛的教育培训、严格的制度执行、有效的督促引导。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变“要我垃圾分类”的被动为“我要垃圾分类”的自觉。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

    (三)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

    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2020年1月,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明确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为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切实履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职责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国家公园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与其他自然保护地类型相比,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最高,保护范围更大,生态系统更完整。2016年3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2017年9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正式印发,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国家公园体制更加健全,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2018年1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印发,标志着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步入全面推进阶段。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该意见把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严格保护,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对于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彰显了国家对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国家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的为民情怀。

    (五)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生态问责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我这里说的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2015年5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颁布实施,要求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2015年8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正式发布,该办法指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追究,应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该方案要求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制度。2016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对于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重大偏差和失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产生恶劣影响的情形,应当问责,并实行终身问责。

    (六)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法监督管理

    法者,治之端也。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应推行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预防性,兼具补救功能,可把环境违法行为尽可能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土保持法》《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森林法》《资源税法》《核安全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主线清晰、监管严密、处罚有力,以法治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彰显了生态治理水平的新高度,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待。

    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生态恶化趋势、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面向未来,我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倡导绿色发展,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联合国继制定《21世纪议程》《千年发展目标》之后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确定的又一全球性重要行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许多关键词,包括和谐、责任、可持续、福祉、转型、整合、治理、人权、法治、公正、共享、包容等,都是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契合。”我国高度重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规则为基础加强全球治理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规则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而不是谁的胳膊粗、力气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搞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中国已成为并将继续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正在积极引领全球环境治理,通过“一带一路”等多边合作机制,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与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强化“走出去”企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加强“走出去”项目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

    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导完善国际生态治理体系和规则。积极应对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全球性生态挑战。加快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共创人类绿色福祉,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共赢观。

    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应深刻把握其理论意蕴,系统领会其科学内涵,全面贯彻其实践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王维国 王华)

    上一篇:黄平:“软实力”无法概括中国思想

    下一篇:张树华:中国共产党创造奇迹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