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近日,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黄平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出席“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并在“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论坛上就“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交流”与国内外顶级专家对话交流。
与我们召开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的同时,昆明举行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主旨讲话。我听了太湖论坛各位讲话与发言后,也把自己的一个观点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我认为,我们人类之所以得以生存、延续、发展,最基本的就是建立在两个多样性基础上,它们是我们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两个必要条件其他的可以说都谈不上。一个是生物多样性,另一个是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因为我们是自然人,是生物界或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按照大自然不可违背的规律才得以生存和延续,如果单一化了最后我们就没有办法再生存和延续了。同时,我们也是社会人,这个“社会人”也包括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所谓文化多样性,即是说,我们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的后人与传承者,如果没有文化多样性(这里“文化”是大文化,就是我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交往方式,以及我们由此组织起来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体制),人也不成为人,社会不成为社会,或者有了也无法延续、传承。而由于文化多样性,才有文化交流、沟通与跨文化合作、互鉴的必要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某个特定的自然和文化条件下,每一个国家、民族也是一样,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与文化,但是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和我们所在的社会又总是与别的社会与文化有交流、交往,总是不断发生交互作用。
第二就是我们的论坛中大家都一致提到费孝通老师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还要按照总书记讲的,各个国家与民族要文明互鉴,并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先,“各美其美”,这里的思想依据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即我们每个人每个民族都要尊重、珍惜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明。但只是自爱自信还不够,还要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这就是“美人之美”。最后,我们尽管各有其美、彼此不同,但是我们不是要傲慢、偏见与无知,而是相反,“美美与共”。接下来的议题就是文化为什么要交流、对话、沟通,甚至是跨文化互鉴?在中欧对话、交往、交流过程中,哪怕听上去彼此说的是同一个事情,用的是同一个词汇,但是我们几十年的研究发现,比如我们用的是英语,但是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即使用一个词还以为是讲一个事,但是各自所想的讲的内涵、理解、角度是不一样的,甚至里面还有误读、误解,包括“创造性的误读”。
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利益交互、责任共担的。但是另一方面,文化交流也包括各类屏障、隔阂和误解。为什么我们现在讲要讲好中国故事,一个原因是我们百年以来、建国以来、改革以来做得很好,但是我们自己也许还没讲清、讲明、讲好,也有各种文化差异的原因,还有别的人怀着傲慢、偏见与无知等等的原因,甚至还有利益的原因,而对于我们的存在和发展视而不见或颠倒是非。
所以,更重要的是,即使生物和文化这两个多样性都有了,也只是我们得以生存与延续的必要条件,还不等于自然而然就有“美美与共”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是说,并不是由于这两个必要条件,生物与文化两个多样性,人们就会就自然而然认为应该促进和推动跨文化的交流互鉴和实现“美美与共”与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里的曲折、挑战、波澜、陷阱和不确定性还是很多的。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在倡导我们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又告诫我们还有很多新的伟大斗争,也有我们想象不到的各种风险与挑战。这两天好多与会者也讲到了,也有一些不想“美美与共”的人,甚至还有总想互相为敌、回到丛林法则的人。
我们一方面强调四个自信,同时也在保护和延续这两个多样性,因为我们人类不仅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还是大自然一部分,我们是共享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地球。所以,追求“美美与共”、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需要跨文化的交流、对话、互鉴,这样可以克服各种偏见与误解,使人类冲破、超越过去300年的丛林法则和零和游戏。
(本文根据会场发言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