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课程班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任朝旺:论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领导力

    发布时间:2022-01-25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浏览次数:

    任朝旺(1973—),男,河北易县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提要

    战略领导力在领导力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基于战略管理过程,将战略领导力划分为六个方面的能力,即战略思维能力、战略决断能力、战略规划能力、战略表述能力、战略执行能力、战略转型能力。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体现出了卓越的战略领导力: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能力,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制定战略规划展开布局并将其用大众化语言表述出来,从而提高了战略认同度,既能够积极整合资源、加强组织纪律以推动战略执行,又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处处赢得主动。总结起来,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正确战略决策的制度基础;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其战略规划与转型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群众路线贯彻始终,战略目标经由大众化表述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形成了上下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强大的执行力,保证了诸项战略的顺利实施。

    近年来,领导力日益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除了关注相关理论、主动与国外学界对话之外,从本土的文本与实践出发进行领导力研究逐渐成为趋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建党百年以来的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卓越的战略领导力,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丰富和拓展相关研究。

    一、战略领导力的基本构成

    “战略”一词脱胎于军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语境的产生,“战略”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其应用逐渐从军事领域延伸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在本文中,战略指对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谋划与安排。战略领导力,即一个组织(往往体现为其领导者或领导集体)对关系到未来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分析预判,提出并落实战略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综观既有文献,围绕战略领导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视角。一是内部结构分析视角,强调愿景、关系、组织等因素的影响。例如,任嵘嵘、邢钢设计了基于愿景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战略执行能力、战略驱动能力和关系能力等五个维度的CEO战略能力评价体系。Ireland和Hitt认为战略领导力包括决定企业目标和愿景、发挥和保持核心竞争力、开发人力资本、维持有效的组织文化、强调道德实践、建立平衡的组织规范。二是任务实现视角。例如,沈小滨提出战略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战略性思考、战略性行动、战略性影响他人。李鹏飞、席酉民、韩巍引入和谐管理理论,指出战略领导力具有四个特点,即强调“提供引导”和“调配资源”两个维度的耦合,研究定位于组织层面,强调组织长期可持续发展,基于未来方向配置当前资源。还有学者提出了战略领导者的七条准则:以未来为导向并有一个未来的应对战略,基于实证并且引导调查,是行动实践者,开辟新领域,灵活调整自身以适应领导工作,造就好的合作者,做“下一个”正确的事。

    笔者认为,战略领导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特征,因而对于战略领导力构成要素的提炼和概括,应基于动态的战略管理过程来考量。由此,本文将战略领导力划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战略决断能力、战略规划能力、战略表述能力、战略执行能力、战略转型能力。其中,战略思维能力是“谋”,战略决断能力是“断”。作为领导者,必须做到“多谋善断”。所谓“多谋”,指既要增强自身把握全局和整体的能力,具备前瞻性眼光,善于提出战略设想;更要尽可能地听取他人建议,拥有“兼听则明”的理性心态和“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善断”则要求领导者拥有充分的智慧和胆识,关键时刻善于在诸多备选方案中作出抉择并敢于承担决策结果。战略规划能力指领导者根据面临的形势,运用战略思维能力,明确战略方位,确定战略方向,制定战略目标,形成完整的战略行动计划的能力。战略重在执行,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有学者指出,“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所能取得的成果间缺乏联系,从而造成战略与实施间存在本不该出现的巨大鸿沟”。而战略表述能力则是弥补这一“巨大鸿沟”的关键,因为“从本质上来说,领导力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领导者与其追随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在创造卓越成就的过程中影响重大”。“有人追随”是领导力的本质,而要使得战略规划与目标得到广泛认同从而被追随,就离不开优秀的战略表述能力,即善于把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战略规划与目标用生动具体的、打动人心的语言文字描绘出来的能力,这是衔接战略规划与战略执行的桥梁。战略执行能力关注落实,决定着战略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最后,在组织发展到新阶段、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变的时候,领导者还需要具备战略转型能力,适时作出战略调整,实现战略转型。上述六个方面的能力,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循环的战略领导力体系。

    具体而言,战略思维能力强调:第一,领导者要能够广泛听取建议,在作出决策之前多与他人商议,在综合各方意见、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决策。第二,领导者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只有用整体的、系统的观念来看问题,才能不被局部的细节所迷惑,从而避免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困境。第三,领导者要能够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而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往往是决定组织发展方向的关键,因此必须牢牢把握。除了“深谋”之外,还要“远虑”,战略思维能力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较强的预见能力,能够见微知著,善于预判事物未来发展方向。

    战略决断能力要求领导者在关键时刻能够作出成功的战略判断。多谋意味着多研究、多思考、多商量,它是善断的基础,只有多谋,才可能善断;而善断是多谋的旨归,只有善断,多谋才有意义。善断指要善于辨别各方信息,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基础上作出正确判断。毛泽东多次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时,要把握好断的时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时机不成熟或者错过好时机,即使是好的谋略,也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邓小平强调,“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此外,还要有胆略和魄力,具备决断勇气和开拓精神,从而在需要作出抉择的关键时刻和进行突破的关键环节,能够及时决断,攻坚克难,勇于开拓新局面。

    战略规划能力指领导者根据所面临的形势,运用战略思维能力,在正确的战略决断基础上,明确战略方位,确定战略方向,制定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的能力。“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如果没有好的愿景,即使战略再英明、计划再完善,也不会促使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来推进重大变革”。领导者要有长远的眼光,对组织的未来发展作出长远的考虑与谋划,避免出现“短视”现象。同时,需要在明确战略方向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就是说,在确定战略总目标的前提下,要明确阶段性目标。清晰的战略目标会激发人们的奋斗热情和献身精神,而具体的可实现的小目标能不断鼓舞人心、催人前进。

    战略表述能力要求领导者能够将战略规划与目标具体化、形象化地表述出来,以便于理解的生动语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真实可信且有效的领导力,其必要条件是能够培养出追求崇高目标、斗志昂扬的追随者,并且能通过合乎道德的手段取得合乎道德的结果。”这就要求战略领导不能高高在上,必须实现上下之间的互动,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因此,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表述绝不可“故弄玄虚”,而要用容易理解的、能够被广泛接受的语言予以呈现。

    战略执行能力指领导者整合组织内外部资源,引领组织成员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以保证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能力。第一,领导者是否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韩非子·喻老》中讲的“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荀子·劝学》中讲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都是在强调要充分利用资源以达成目标的道理。而且,这种资源整合并无一定之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灵活调整,以实现对各种可用资源的合理筛选与重组。第二,领导者要实现组织在思想上的统一,紧密地团结起来,最终走向胜利。列宁指出:“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分子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第三,战略执行能力还要求领导者具备战略定力,即在战略既定之后要一以贯之地坚持执行,尤其是在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要始终保持定力,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战略转型能力指领导者根据形势的根本性变化,推动组织的长期发展战略进行整体转变的能力,主要包括不断创新的能力、勇于和善于舍弃的能力以及突破“路径依赖”的能力。战略领导不是静态的,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的。组织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不断根据内外部条件变化进行动态平衡的过程。这就要求,当所面临的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发展即将步入新的阶段时,领导者必须及时进行战略调整,选择新的发展方向,推动组织实现战略转型,由此进入下一轮发展周期。

    二、中国共产党具有卓越的战略领导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会上,将这些经验总结归纳为“十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事实证明,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但实现了自身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而且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卓越战略领导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运用战略思维能力把握方向

    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起床后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而不是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这一历史细节充分说明了方向问题的重要性,更是中国共产党从上到下重视方向问题的生动写照。

    第一,善于把握全局与整体。1936年,毛泽东在其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特别强调如何把握战争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充分展现。在战争之初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用边打边撤的方针,施行战略防御。1947年7月,基于对全国局势的判断,决定实施战略反攻与战略决战并最终取得了战争胜利。实际上,不只是对待战争要有全局性思维,对待其他事物同样需要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

    第二,正确分析与判断主要矛盾,抓住重点,以带动全局发展。中共中央非常重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由此提出不同阶段党面临的主要任务,确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等几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及其实现的角度切入,对建党百年以来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概括和总结。无疑,正是因为准确把握了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才能适时地调整战略方向,展开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第三,重视预见能力。预见能力是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进行准确预判是领导的重要职责,预判的正确与否甚至决定着组织的生死存亡。毛泽东十分重视领导者的预见能力,他讲:“什么叫做领导?领导和预见有什么关系?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他撰写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论持久战》,皆是体现其卓越预见能力的经典之作。正是由于始终重视并具备敏锐的预见能力,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不断地为可能出现的变化及时做好准备,把握先机,主动应对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运用战略决断能力紧抓机遇

    战略决断能力要求领导者具备充分的胆略与魄力,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回顾百年党史,中共中央多次在危急关头作出重大战略决断,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1934年,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下,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1935年1月,在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时,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总结批评了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单纯防御以及在长征途中退却逃跑的错误,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提出的正确军事路线,要求红军转向运动战,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这一战略决断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当时,“两个凡是”的观点还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在这一关键时刻,邓小平挺身而出,给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最大支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此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这一战略决断扭转了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改革难度加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决断的时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从这个经验看,关键是时机和决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把握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动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中国共产党运用战略规划能力展开布局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总是能够根据人民意愿与时代要求,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这是其战略规划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提出“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的战略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加快,党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1957年3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此后经过思考,加上“国防现代化”,最终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一个较长时期内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党的十六大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要在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一系列战略目标的提出,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提供了不竭动力和精神指引。

    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战略方针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的战略总方针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中共中央提出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的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党在新时代紧抓国家发展主要矛盾与任务提出的总体战略要求。

    (四)中国共产党运用战略表述能力凝聚人心

    将战略目标用形象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以起到凝聚人心、鼓足干劲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一般而言,战略的制定过程集中在领导层,而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上下之间的互动,那么,如何有效地使战略思想被大众接受?这就需要将抽象的战略思想表述为生动、具体、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深入人心、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

    第一,高超的战略表述能够在大众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有助于推动战略的执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对当时的战略目标进行过生动而形象的表述。例如,1927年,在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战略方针,并将“土地革命”生动地表述为“打土豪,分田地”。这一口号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是对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战略核心思想的高度凝练。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一口号迅速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帮助工农红军在短期内创建了多块革命根据地。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只有掌握无产阶级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夺取全国政权。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堪称典范的战略表述,如关于赢取解放战争胜利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方针的“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关于三线建设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等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将全球战略问题高度概括为“东西南北”四个字,他指出:“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善于用生动的故事和通俗的语言来讲述大道理、阐释新方略,极具感染力。例如,他用造好“两座山”的形象化表述,来阐明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应该和谐发展:“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

    第二,优秀的战略表述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战略的内涵,澄清各种错误观念,实现思想统一。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党内外出现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到底要不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中国应该走向何方?1979年3月,邓小平受党中央委托,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此后,“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指导全国人民实现思想统一的法宝,为改革开放事业稳步推进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五)中国共产党运用战略执行能力达成目标

    战略执行能力是战略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通过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来聚合各方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战略执行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便开始积极寻找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923年6月,党的三大确定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正式制定了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实行国共合作的方针。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此后,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这次合作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影响,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继续革命奠定了基础。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将统一战线的重点转移到团结工农上来,深入农村,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出全民族抗日的号召。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1937年9月,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为革命任务,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可以说,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建立统一战线、进行资源整合,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将“坚持统一战线”作为建党百年来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严明的纪律有利于战略目标的传递和落实,从而保持上下步调一致,确保战略得以有效执行。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中国共产党从很早开始就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作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定。从延安时期开始,逐渐形成一整套严明的纪律规矩。1941年至1945年,中共中央在毛泽东领导下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建立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础,使得党组织在政治原则、组织纪律、意识形态等方面实现了高度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面对各地出现的贪腐事件以及强迫命令的工作作风,毛泽东发起面向全党的整风运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净化了党风。严明的纪律规矩是实现组织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条件。邓小平认为“安定团结十分重要”,并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人心齐,泰山移”,加强队伍的团结,培养和形成为战略目标共同努力的团队意识,能够有效推进战略的落实。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另外,不仅要实现党内的团结,更要团结群众。“首先要使全党更加团结。……单有党还不行,党是一个核心,它必须要有群众。所以,要好好团结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

    (六)中国共产党运用战略转型能力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战略转型能力要求领导者能够审时度势,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时提出新的任务、方针,坚决地实行战略转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次重要的战略转型。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曾经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起义方式,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革命遭遇了很大挫折。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党中央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次战略转型解决了如何赢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夺取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978年的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重要讲话,抓住了思想路线这个当时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他强调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次战略转型,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在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开启了新的战略转型。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三、中国共产党保持卓越战略领导力的主要历史经验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是“谋”,集中是“断”。“民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促使领导者尽可能地发挥集体智慧;“集中”则能够保证领导者在关键时刻作出决策,提高决策效率。“民主”与“集中”相结合,使战略既得到广泛认同,又能够高度统一,有利于战略领导力的发挥。“民主”有利于领导者在最大范围内征求意见,充分掌握情况,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1962年,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会上着重强调了“民主”的重要性:“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集中”可以提高决策效率,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叫做集中统一。”战略决策在酝酿阶段进行了充分讨论后,往往能够得到广泛认同,“集中”有助于统一认识、加强团结,有利于提高战略执行效率。

    民主集中制促进了上下级之间的互动,通过民主集中制,领导层能够根据反馈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错误,实现战略规划的调整。江泽民指出:“民主集中制和党的政治路线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般说来,什么时候政治路线正确,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也比较好;反过来,什么时候正确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党的路线和政策就较少出现偏差,即使出现了也易于纠正。”

    (二)坚持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尊重科学规律、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是制定战略的前提和基础。领导者要掌握充足的科学文化知识,“要制定好战略,就必须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以及背后的原因,这就是实用性知识”。同时,还要将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盲目依靠理论的指导很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正是做到了尊重科学、善于将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运用到战略领导中,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掌握科学才能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从而提升战略领导力。毛泽东在1955年指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时指出:“领导要能够适合客观发展的规律。如果领导得好一些,适合客观规律好一些,缺点错误就少一些,工作也就好一些。如果领导得差一些,适合客观规律差一些,工作也就差一些。”如何才能适应客观规律?前提是要懂得科学。要学会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既要重视自然科学,又要懂得社会科学。毛泽东提出:“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正确战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史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毛泽东在革命初期明确提出要反对“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1965年,邓小平在向亚洲一位共产党领导人介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时说:“每一个党都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革命实践、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才能够赢得革命的胜利。”

    正是因为始终坚持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各个历史时期,根据内外部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发展方略和实施路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回顾建党百年历史基础上明确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引领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分别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领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三)坚持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战略“受众”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毛泽东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战略领导中,“群众路线”应成为贯彻始终的工作方法。第一,领导者在尽可能地搜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战略思考与决策,制定出战略规划。第二,将战略规划用群众广泛接受的语言表述出来,并推动战略在群众中实施。第三,由群众来考察战略实施的结果,并进一步反馈意见给领导层,帮助其进行战略调整与转型,从而形成动态战略循环。将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搜集起来进行系统总结概括,有助于战略决策满足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问题,受到群众的拥护,得到群众的支持,从而推动战略在群众中得以有效施行。实际上,党的许多战略都是源自群众的。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就来自群众经验。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实行了分田到户,并在1979年实现了粮食丰产。1980年,邓小平率先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后,这一政策逐渐在全国推进,从而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实现了全国粮食的丰产。

    在群众中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使其充分理解战略内涵,有助于其对实现战略目标充满信心,全身心地投入战略执行实践。列宁指出:“任何一个代表着未来的政党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其纲领和策略的正确。”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江泽民强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事实证明,广泛的社会动员可以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战略执行实践,从而实现战略的落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以及“三反”“五反”“三大改造”等重大战略决策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广泛的社会动员。新时代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至上”也成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党的百年历史的宝贵经验之一。

    原刊责编:林杰

    上一篇:蔡礼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本质属性与丰富内涵

    下一篇:郑秉文:当前惠民保野蛮生长 可能会产生网络互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