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课程班
  •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讲座记录 | “政·谈”工作坊·论文篇

    发布时间:2022-02-26 来源: 浏览次数:

    “政·谈”工作坊近日两场关于博士论文写作的讲座成功举办,分别邀请到“王惠岩奖”获得者张力伟老师与季程远老师。两场讲座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陈若凡主持。

    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为同学们的论文写作带来了诸多启发。

    责任政治的理论逻辑

    张力伟:《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

    1月30日下午,讲座伊始,主讲人张力伟老师首先以“为什么博士毕业论文不好写”为引子,提出了四个原因:博士论文选题缺少问题意识、个人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缺乏与导师以及同学的交流导致固步自封、博士毕业条件较为苛刻。

    4630A

    接着,张老师就政治学理论研究博士论文的基本框架展开论述。张老师提出最简单的是政治学理论博士论文是思想史研究,最复杂的属于理论建构。以思想史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大致逻辑框架易构建,关键点在于找到要深入研究的思想家。而理论建构类的论文需要从基本概念写起,除此之外要让理论变厚重,需要兼顾四大问题:理论的逻辑基础自洽;理论有思想史来源;理论有制度支撑;理论能够反哺实践。

    然后,张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政治学的公共管理化问题。张老师提到,大多数政治学理论的博士论文仍偏向行政学或者公共管理,这里边的很多博士论文或是期刊论文都会选择做案例研究。大家在做案例的时候会更偏向于“科学化”的流程,大致是一种“总-分-总”的结构,也即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案例,第三部分是总计与升华。张老师提出如果是做政治学的研究,并不建议大家采用这种框架,因为政治学的专家对这种框架的认可度是不同的。

    紧接着,张老师和大家分析两种文章的框架问题。第一种是没有分析框架的文章,它的核心逻辑是从案例中提炼知识,升华理论,大致按照“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案例阐释-知识总结-结论”的逻辑来写作,而这种写法事实上是国际公共管理学界公认的写作套路。第二种是有分析框架的文章,它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特定的研究视角介绍案例,大致按照“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分析框架-案例阐释-结论”的逻辑来写作,这种写法在英文公共管理期刊种并不多见,因为容易造成理解偏差。

    最后张老师又分享了博士论文的写作要旨。第一,理论是研究的先导;第二,问题来源于现实;第三,政治学理论研究核心要搞清楚基本概念、思想史、制度史、现实这四方面;第四,不要用西方的理论去解释中国问题;第五,要耐住寂寞,避免断档写作,并以开放心态接受各种批评建议;第六,要提升论文的专业性;第七,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与张老师积极交流互动,张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比如,同学们提出能否细致谈一谈在理论与实际的论述部分是如何实现理论自洽的,张老师以政治责任为例,假设政治责任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各自跟现实建构,然后用自己的理论去解释现实问题,若是无法解释便要回归理论继续修正;另外,同学们提问张老师在日常看文献和经典书目的时候是如何做笔记、在阅读论文等文献时如何拆解论文,张老师从自身经验出发,建议大家可以写一些读书笔记、读书报告来加深理解;张老师也应同学们的要求分享了自己的投稿经历,他说经常被拒稿其实是常态,建议大家多写、不限中英、广泛投稿,勤奋踏实付出努力才是捷径;关于写文献综述如何避免重复率的问题,张老师表明重复率是基本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自己提炼观点。除此之外张老师也对自我管理、获取资源等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的大众心理基础

    季程远:《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的大众心理基础:基于获得感的解释》

    2月18日下午,在讲座开始,季教授就说明其题目中的“社会稳定”主要是指政治学语境下的“政治稳定”。季教授论文的研究背景是中国不平等蔓延的现象,对此,季教授从中国基尼系数的横向与纵向比较进行了说明。根据理论界经典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基于社会和大众视角还是国家与精英视角,这种不平等现象,通过社会群体的不同反应,最终都会导向社会不稳定。但是当前的现实是中国存在诸多诉诸利益而非体制的抗争,中国社会保持了总体稳定。季教授论文的研究起点便在于这个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81D03

    对于中国社会长期稳定之谜,学界给出了诸多解释。季教授依然是从国家与精英视角和社会与大众视角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季教授认为,前者丰富却根本性不足,后者相对匮乏且强调特殊性并且是静态的。基于此,季教授提出了他的论文的研究问题——“政治心理层面,公众为何接受当前的社会不平等,从而实现了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

    论文的核心概念是“获得感”。季教授说明,“获得感”是官方权威创新话语,诞生之初就暗含相对剥夺感的概念,尤其是比较为人忽视的时间比较维度上的相对剥夺感。季教授引用了Smith在2012年对于这一研究问题的解释链条“客观不平等-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正-社会不稳定”,其中,季教授认为获得感在纵向时间比较和横向社会比较层面实现了对相对剥夺感的解构。由此,他指出其论文的创新点是“找回了时间”,即进行了相对剥夺感的纵向时间比较和横向社会比较。

    季教授引用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两个研究对传统学界针对“相对剥夺感”的研究进行了说明,并指出对于时间维度的“相对剥夺感”的研究已经存在,但在政治学层面的“相对剥夺感”集中于个人层面的比较,所以这其中诞生了研究空间。

    季教授论文的研究数据为多个二手公开数据,覆盖变量为“客观不平等-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正-社会不稳定,获得感等”。

    其研究发现主要是利用纵向与横向获得感对原来逻辑链条中的相对剥夺感进行拆解,而纵向获得感一方面源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福利、再分配改革,具体如下图所示。由此而最终推得的总体结论为经济发展战略和持续的再分配改革,塑造了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大众政治心理。

    3F2E

    季教授指出了其研究的四点意义:第一,基于获得感给出了中国经济不平等和社会稳定并存的答案,给出了回答重大问题的中国故事逻辑;第二,连接了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稳定奇迹;第三,建立了“经济发展和再分配改革-纵向获得感-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新的逻辑链;第四,为快速现代化国家正确看待发展、不平等、社会稳定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接下来,季教授简要概述了其各章节的内容。其综合各类数据,整合为词云图、折线图等图表,对中国民众与官方对获得感来源的解释、获得感的历时变化等进行了展示。在对纵向获得感与横向获得感进行解构与关系时,季教授指出由于两个概念的内生性,难以说明和区分两者的具体影响关系,对此季教授采用了广义倾向值的方法,指出纵向获得感与横向获得感可以互相平抑,但季教授也承认广义倾向值这种方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在建构纵向获得感与社会公平性的关系时,季教授认为纵向获得感塑造机会公平偏好并且可以促进议题公平感提高,但会抑制结果公平偏好。在论证纵向获得感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时,季教授采用了广义结构方程模型,更加严谨地证明了加入“纵向获得感”后的逻辑链条的成立。之后,季教授分析了纵向获得感与其两个影响因素——经济发展和福利、再分配改革的具体关系,结论分别为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纵向获得感和免征农业税改革促进提高纵向获得感。

    对于其研究创新点,季教授总结为三点:其一是发掘了相对剥夺感的纵向时间比较维度;其二是在微观政治心理层面,围绕获得感的前因与后果,建立了“经济发展和再分配改革-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的逻辑链,提供了理解中国社会稳定的新视角;其三是立足于实证数据和实证模型分析,结论可靠。

    对于论文写作背后的相关分享,季教授分为了“偶然性”与“可能性”两个部分。

    针对论文写作的“偶然性”的相关分享,首先,季教授强调,“好的研究问题是决定性的!”。而评价好坏与否的标准之一为是否有建构冲突性的尝试。季教授认为最引人入胜的冲突性为“现实+理论”。季教授提到,他的研究主题曾经几经修改,最终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才确定为“相对剥夺感的纵向维度”。“好的题目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而季教授这个题目的获得就是一次突发灵感得来的。

    而针对“可能性”,季教授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写好此次论文的前期准备。其一,他一直都在通过书、培训班、课程等途径积极进行量化研究方法的学习。季教授认为尽管目前存在许多对量化研究方法的批评,但作为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必须掌握量化研究方法;其二,他对学术界热点讨论的关注;其三,他在北大期间积极参加讲座,旁听学术会议;其四,他能够非常便利地接触到前沿、权威的研究数据,因为他曾经在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以上四点在理论准备、方法准备、数据准备三个方面为其论文写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上一篇:中环一号读书分享会第48期预告|《做研究是有趣的》

    下一篇:讲座预告︱ “政·谈”工作坊第四期·论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