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14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陆屹洲开展主题为“政治文化与文化中的政治—从二次元的概念体系说起”的讲座,以二次元为切口,向政府管理学院新生展示政治学的魅力。讲座由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陈若凡主持。

“二次元从我们那个年代的‘亚文化’到现在可以算的上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过去是世界在塑造着二次元,现在是二次元在塑造着世界,也在塑造我们的政治学”讲座伊始,陆博士从大家使用的动漫头像和动漫名称切入,引导新生思考“什么是政治”“为什么要学政治”。在古今中外有关政治的理解中,多方面向学生展示政治的意义。
随后,陆博士进入二次元的概念体系中政治的分析。首先,陆博士先引导学生关注二次元中为什么有政治,提出“人类注定不能相互理解,所以不能去自由地构建理想社会(所以政治产生)”,以动漫《贝克街的亡灵》为例,分析了其反映的日本门阀政治。使新生对政治文化与文化中的政治有了初步具体的了解。
在政治文化中,探讨了二次元动漫作品对理想秩序的构设,以及如何达成理想的秩序。“繁荣优雅”和“暴力美学”这一经典命题,从最初雅典与斯巴达的斗争,到后来深刻影响着二次元动漫作品中的善恶理念构设。陆博士又谈到颜色中的政治隐喻,多角度展示了政治文化对文化中政治的影响。
谈起二次元中另一个经典命题“极端情况下的方案”时,陆博士以《进击的巨人》为例,展示了极端情况下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让动漫作品充满“看点”。随后又延伸至三次元(现实世界)中战后日本与德国社会中,面对战败这一极端情况,社会上出现了温和赎罪和暴力的复仇两种情绪,深刻左右了本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足见文化中的政治是现实政治的折射,现实政治也不可避免受到文化的影响。
“什么是身份政治和政治认同呢”在认同的分析探讨中,同学们与陆博士积极互动。陆博士循循善诱,引导同学们思考政治认同的真正本质。他引用刘慈欣小说《赡养人类》讲述终产者与猜疑链的例子,引导新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认同。“认同需要敌人,认同就会有敌我之分”,从认同的差异,分析了认同这一关键要素对于政治发展的利弊。陆屹洲博士运用政治心理学、政治哲学、政治现象学来根据二次元中的具体故事情节引导新生对于文化作品中的政治元素进行思考与探究。他将二次元作为一种政治学模型,基于主体架构进行具体的分析,给予二次元一定的路径与世界观看变迁从中看出政治发展的现实情况。
最后主持人为讲座做了总结与概括,鼓励2022级新同学在生活中注重观察现象,并运用政治学原理去剖析这些现象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二次元世界。
陆屹洲老师的讲座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政治学研究的路径,作为一场新生导引的课程,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原来二次元中也包含着政治学原理,与现实政治关系如此紧密,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今天的讲座,有了很大的收获,并要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留心观察,多运用政治学原理看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