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课程班
  •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讲座信息 > 正文

    讲座回顾 | 陈承新:善作善成,探索政行大美

    发布时间:2022-10-24 来源: 浏览次数:

    2022年10月22日,学院“开学营”活动持续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公共政策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室副主任陈承新老师为政管学院22级本科生带来精彩讲座,讲座主题为“善作善成,探索政行大美”。讲座由政府管理学院白玲玲老师主持。

    78E9

    “善始者不必善终,善作者不必善成”,陈承新老师首先从《史记》中的谚语为引明确了本次讲座的目的——新生同学如何快速转变身份适应大学生活?新生同学如何探索学科找到热爱所在?新生同学又要通过何种恰当的方式行稳致远,善作善成?对此,陈承新老师从“阶段”、“目标”、“思维”三个维度出发,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以上所提出的问题。

    首先,陈老师提出,在大学,同学们要改变高中阶段聚焦书本、老师的模式,要打开自身格局,更多地关注阶段目标与思维。随后,陈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同学们,新生在大一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定位自己当前的新阶段,找准切实可行的目标,并通过书本、老师不断地将自己的目标落地,大学生活也将更加充实与丰富。

    其次,就如何面对变化的情况,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陈老师为同学们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要调整思维,让自己厚重起来。在当下的时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同学们需要具备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要主动肩负起家国使命,明确目标,调整思维,有信心有毅力在成为国家重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第二,不忘初心,让自己坚持下去。同学们历经十二年寒窗苦读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当惜不易,当意识到社科大同其他高校的不同之处,即贴近党和国家政策、贴近现实国情和人民诉求。在这里,同学们要探索将自己的情怀同学术的优势相结合,将理论联系实践,既避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气,也勿陷“纸上谈兵”的学生气,坚持深耕,坚持让自己走下去。

    D39A

    最后,陈老师就“如何锻炼思维、更好地学习政行专业”这一问题,又为同学们提供了两点建议。第一,要端正态度。同学们要有敢于迎难而上、忘我奉献的热忱;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要有严峻形势前的风险意识;同时也要不乏本分本职的意识和智慧。其次,在实践层面,同学们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要博览群书,也要勤于参与各项实践,同时可以通过订立计划的方式,监督目标的完成与落实。

    在讲座的最后,陈老师准备了推荐书目的彩蛋环节,精心挑选了适合现阶段本专业同学的五本图书,并逐一进行了讲解。

    1AB95

    陈承新老师是我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很有积淀的老师,曾获2021年度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首届“学术新人奖”等称号,兼任社会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政治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欧美同学会会员等。她对学院的学生培养充满了热情,每年都会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给新生进行学科价值的引导。

    2022级本科生 王子幸

    陈承新老师的讲座给我们新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让我们从不同维度,看到了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大气之美,让我们更接近自己所学的专业,“政心怀民,管略经世”,更让我们体会到政行人应有的大格局大气象。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觉得自己任重道远。

    2022级本科生 张天时

    陈老师在上课与我们交流时,如春风化雨滋润我心,以微言大义感召我心,大气而又知性,温柔而又睿智,使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明大义,矢志报国,明确了大学四年奋斗的方向,我坚信:作始也简,将毕也巨!

    2022级本科生 王雨竹

    陈老师在讲座中,带领我们体验着政治之美,政行之美,很新颖独特又很通俗易懂,更让我对政行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不仅走近它,更爱上它。未来四年更会好好钻研它。

    上一篇:讲座回顾 | 杨光斌:历史政治学的知识论原理

    下一篇:讲座回顾|张学权:我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