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政府管理学院特别邀请到资深媒体评论员、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首席研究员陶建群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社长胡敏来到望京小院,为同学们带来题为“深入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蔡礼强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陶建群研究员从网络调研角度切入,明确告诉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义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方法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当今社会是网络时代,利用网络资源从中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实现线上线下调研的优势互补,是对新时代人智慧的考验。
陶建群研究员主要以七个方面内容进行了重点阐述,包括:什么是网络调研、网络调研方法、网络调研特点、网络调研步骤、网络调研操作、问卷设计禁忌以及网络调研的机遇与挑战,他结合自身媒体丰富的工作经验,向同学们全方位、深度地梳理了关于网络调研的方方面面。

最后,陶研究员认为,我们要加强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的理论研究工作,要夯实网络调研的理论基础,要从室内走到室外,从线上走到线下,从电脑走到群众之间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只有线上和线下两者充分结合才能获取真正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随着陶建群研究员微观视角的结束,胡敏社长从宏观视角带领同学们进一步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内容精神。胡社长首先强调了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文本上:一是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二是总书记在会议第一天对这个决定作出的重要说明。所有师生要原原本本地掌握这两个文本的精神实质。
胡社长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对这两个关键词的深刻理解有助于认识三中全会为什么在未来的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紧接着,胡社长回顾了在改革开放历史上三个划时代的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他认为,这三个三中全会都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节点和转折。特别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开启了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
随后,胡社长围绕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落实要求进行指导,内容包括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科技人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等。他强调,要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人才基础。同时,要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提供制度保证、强大动力和法制依据。
胡敏社长和陶建群研究员主题内容分享后,蔡礼强教授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深度的访谈对话。蔡教授表示,两位专家虽然精炼了分享内容,但主线清晰,内容明确,陶建群研究员从网络调研方面出发,告诉同学们网络时代如何利用网络调研这一非常有效的工作方式,来提升工作效率;胡敏社长从政策角度出发,以多个维度分析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两位专家的分享都给同学们带来了巨大的收获和启示。
胡社长对陶建群研究员的网络调研方法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网络调研能够因地制宜地推动新生产力的发展。他强调,在调查研究领域,互联网是核心所在;而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网络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要准确把握网络调研法,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事半功倍。
时间推进,师生们进入到了讲座问答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平衡主业与副业爱好的时间关系、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等等内容,纷纷向两位专家提问。

讲座结束后,两位专家把精挑细选的书籍赠送给了现场的同学们,并鼓励同学们持续学习,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