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4日,香港浸会大学MPA师生一行27人应约来到北京。五月的京城大地晴空万里、生机勃勃,社科MPA教育中心也提前准备了主题丰富的接待活动来款待远方的老朋友们。
第一天:“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在国家专利发明的展厅,同学们认真聆听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史,感受了解我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所做的努力。一件件展品记录着我国专利发展的点滴。从精美的八音盒、五粮液酒瓶,再到C919国产大飞机和长征运载火箭,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伟大祖国70年翻天覆地的发展成就。
在座谈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保护司、港澳台处的领导们介绍了我国在亚洲博鳌论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的举措,回答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包括著名的“乔丹案”、知识产权受理流程、我国知识产权未来的发展等问题,师生们表示受益匪浅。
下午,师生们集体前往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这个村位于首都西部浅山区,前临永定河,背倚九龙山,坐落在京西古道的核心关隘上。香港师生一行来到好客的村民张大姐一家,现在她们全家五口已经搬进了2层小楼,家里面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村领导的坚强带领下,找到了致富之路,家里经营起京白梨、黄芪茶、果脯干等门头沟的特色产业,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仅实现了全面脱贫,向小康生活大步迈进。水峪嘴村的发展让香港的师生们感到惊叹,没想到中国的新农村发展真好!
最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凤才从百忙中和师生们进行交流,胡书记回顾了20多年来水峪嘴村的三次创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情形,还回答了师生们关于香港和内地农村改革发展的看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巧妙化解,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富有哲理的演讲,让交流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会后师生们还徒步沿京西古道,拾级而上,登高望远,感受北京初夏的美景。
第二天:,拥抱变化,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和高科技企业
上午,参观恩派公益组织。恩派公益于2006年在上海创立,是中国领先的支持性公益组织,业务遍及全国50个城市,是民政部评定的5A级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创新引擎,为社会公益组织创新者搭建资金、空间、技术、能力四类支持平台,首创“公益孵化器”模式,迄今孵化投资超过600家社会组织。于2011年通过国际企业对社会组织的捐赠,创立易博云天IT捐赠平台,合体有效配置资源,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参与捐赠的多家知名企业有:微软、福特汽车、SAP、TechSoup等。
访问过程中,大家最有感触的是其学、政、社共建领域智库,通过高校联合发起“执行社区发展研究院”,依托社区公共空间,服务社区居民。2008年恩派成立上海“屋里厢”社区,并依托上海最大的社区服务中心——三林世博家园市民中心,开启了公益机构托管政府公共的先河。目前已拥有“里仁社区”、“屋里厢”、“安逸社”等社区建设品牌,覆盖200个街道,1500个社区,支持1500家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居民受益人数累计超过千万人次。
恩派的座右铭阐释了公益性企业的精髓“永不孤单的社会创新之路,我们与您携手同行!”
下午,师生们来到了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集团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目的地之一。阿里的工作人员对师生们的接待体现出阿里人有序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首先老师和同学们通过短片、电子展示屏了解了阿里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各项主营业务。随后,阿里培训学院秘书长与同学们进行了对话交流。现在的阿里巴巴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阿里平台1999年创立,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可以说阿里巴巴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旅途。
这段不平凡的旅途,带给同学何老师们的是更多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走访阿里巴巴,了解内地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展现给同学们的不仅是一扇改变商业运营模式的门,也是一扇拥抱变化,提升思维,改变认知的门。
(本篇新闻稿主要由2017级金昊思、2018级朱丹主要撰写,提供照片,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