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第七届“拍案政今杯”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望京校区大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蔡礼强教授出席并作开幕致辞。应邀担任本次案例大赛评审专家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副主任张允,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所副所长李青,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刘舒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白洁。学院科研办主任白璐老师、12支决赛队伍以及多位本硕博同学现场观赛。
领导致辞:
在致辞中,蔡礼强执行院长首先对成功晋级的队伍表示祝贺,案例大赛需要同学们结合所学理论与方法,深入案例一线调研,每一位参赛的同学都付出了很大努力。同时这也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的案例分析中锤炼同学们的专业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为未来投身于公共管理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蔡礼强教授对各位评审专家表示感谢,案例专家的精彩点评将会让本次比赛充满智慧。最后蔡礼强教授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期待所有参赛队伍和同学都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蔡礼强执行院长作开幕致辞
精彩对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白洁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代表宣布比赛规则。

白洁老师宣布比赛规则
此次比赛由2024级MPA学生曹翔宇和王晓红主持。在两位主持人充满热情的欢迎词中,比赛正式开始。

主持人照片
第一组对决:新圆月奇缘队VS政能量队。
甲队从混合型小区停车位难出发,对城市化背景下社区停车位治理所表现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生动陈述和分析。乙队以中寨村与唐家堡村合并为样本,深入探析了行政村合并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研究了如何通过党建引领、科学规划、资产融合等治理策略促进融合发展。

第二组对决:所以爱会消失对不队VS豫备队“邢”队。
甲队对高碑店乡文化产业园区企业紧急腾退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腾退过程中政策执行不透明、政策目标群体冲突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政策设计和运行的相关路径。乙队聚焦“开封夜骑”事件,探究集体性事件对于城市治理带来的瞬时考验与挑战,为跨区域协同治理、敏捷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三组对决:我说的都队VS大家说的都对队。
甲队以农村互助养老为核心的“戴畈模式”为切入点,探讨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的具体可行路径。乙队通过对六安市保交房工作的个案研究,探讨政府如何因城施策运用政策工具箱,协同治理,完成保交房工作。

第四组对决:水到渠成队VS“协同应”队。
甲队梳理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邻避问题的特点,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分析框架,探讨了政府解决邻避困境的方式方法。乙队详细分析了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抗洪救灾的过程,提出了在政府指挥引导下,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效用,高效协同完成救灾任务的对策建议。

第五组对决:超能陆战队VS乘风破浪队。
甲队基于宋冲村实践,提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乡村问题的策略和路径,为面临相似困境的乡村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乙队通过对R社区治理创新的分析,展现了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创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六组对决:为爱发电队VS汪汪队立大功队。
甲队以天津市海颂园社区为样本,采用制度与分析发展框架(IAD)与回应型政府理论对海颂园所面临的复杂难题和治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对策意见。乙队描述了聚焦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医院、捐献人、患者、社会大众等各方关系在器官捐献和移植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如何通过多方共建共享,协同推动相关政策的高效执行与实施。

专家点评:
赛后,在场的专家评委也纷纷做出了精彩点评。
清华大学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张允副主任对同学们的参赛热情表示认可,认为现场同学均有非常精彩的展现。同时建议同学们在案例调研时覆盖各相关方,使案例更全面。在写作方面,她强调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围绕调研问题筛选素材,注重素材呈现的逻辑性。对于现场决赛的展示,她建议同学们凸显案例特色和亮点,进一步优化提问技巧和案例选择,让评委能迅速把握案例核心,提升团队竞争力和展示效果。

张允副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青副教授认为现场展示中同学们的水平普遍较高,拥有出色的表现。她建议同学们在提问时关注案例细节、理论工具适用性等关键点,以突出理论分析水平。同时,她鼓励同学们选择新颖案例或从新视角分析传统话题,以增强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也能为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她还提到,部分小组将对方案例的框架分析巧妙的加入到了提问的过程中,融合了全国MPA大赛的做法,这种方式值得肯定。

李青副教授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刘舒杨研究员对MPA同学的案例成果表示赞赏,她肯定了同学们的扎实功底,体现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学术热情。同时建议同学们在案例研究中注重理论框架与实际情况的匹配,结合公共管理中的实际情况,避免对策过于理想化,达到普适性与现实性的平衡,提炼可迁移经验,保持既有泥土气息又有学术锐度的风格,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成长,推动学术进步。

刘舒杨研究员
白洁老师指出在本次案例大赛中,同学们都做到了关注公共管理问题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选题具有现实意义,体现了责任意识。同时白洁老师建议同学们关注尚未解决的问题,从其本身的公共分析价值出发,结合专业知识的运用,探索理论优化方向。白洁老师认为同学们体现了较强的问题意识、专业思维与实践能力,相信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会逐步成长为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者。

白洁老师
陈明副教授总结点评:
陈明副教授首先向参赛同学表示祝贺,通过大赛很多同学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学术研究,值得纪念和祝福。他从专业角度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本次大赛体现了向实求真的精神,同学们在研究中都有很强的田野意识,同时陈明副教授也指出案例调研中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同学们带着预设和框架去做研究,案例大赛应注重展示真实案例,而非复杂解释。案例中的理论分析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而真正重要的是基于理论研究的成果。二是好的研究应大道至简;陈明副教授鼓励同学们通过不断打磨,用简明理论认识案例,同学们要在研究方法和角度上进一步优化。三是要回归经验,提升水平。陈明副教授建议同学们多读书、读经典,这是加深认识的潜移默化过程,公共管理理论较多,同学们需要掌握其中核心的理论。
最后,陈明副教授向本次大赛的评委老师、主办老师及服务的同学表达谢意和敬意。

陈明副教授
颁奖时刻:
经过激烈的角逐,超能陆战队取得团体一等奖,汪汪队立大功队、豫备队“邢”队取得团体二等奖,“协同应”队、大家说的都对队、为爱发电队取得团体三等奖,6支队伍获得团体优秀奖,14名个人获得最佳问辩队员奖。

张允老师为一等奖团队代表颁奖

刘舒杨老师为二等奖团队代表颁奖

陈明老师为三等奖团队代表颁奖

李青老师为最佳问辩队员颁奖

白洁老师为优秀奖团队代表颁奖
附:
获奖名单
一等奖(1支队伍):
超能陆战队《农田“变形记”:宋冲村土地破碎问题的破解之路-超能陆战队》
二等奖(2支队伍):
汪汪队立大功队《“移”路同行,向“阳”而生-研究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协作机制的建设》
豫备队“邢”队《超级快充模式:“四线城市”的敏捷治理能否承载繁华一梦》
三等奖(3支队伍):
“协同应”队《协同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何以更好地参与应急救灾——以2023.7涿州水灾为例》
大家说的都对队《烂尾工程伤民心,保交政策暖乡邻——六安市H集团保交房艰辛交付路》
为爱发电队《破解旧矛盾,约出新社区--海颂园社区“海颂约吧”模式破解还迁社区治理难题》
最佳队员(14名)
张新宇、樊英英、徐瑜洁、李雪寅、王修晗、霍东雪、宁布、李鑫鑫、宋灿灿、吴宇湘、闫涵、肖凡、肖玉平、张家彬
图文:刘乾、梁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