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在望京校区正式开班。开班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蔡礼强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副校长尤利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出席开班式并讲话。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34名学员齐聚公共管理在职高级培训班,开启公共管理新知的学习之旅。

开班仪式上,尤利前副校长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对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秉持“科教融合”特色,以培养优秀文科人才为目标,政府管理学院依托科研优势,致力于培育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此次公共管理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是落实国家战略、服务人才建设的重要行动,课程聚焦前沿,融合理论与实践。他期望学员们在两年学习中,通过聆听大师学术洞见与政策分析,开展交流互动与实践锻炼,提升专业能力,收获知识,增长智慧,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张树华院长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公共管理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的开办是响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契合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需要。学院依托“院所一体、科教融合”体制,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创新“问题导向”课程设计,构建“理论+政策+实践”体系;打造开放学习生态,提供多元学术资源。他希望学员秉持“空杯心态”,以求解思维和共同体意识投入学习,在培训中厚植情怀、锤炼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随后,新学员代表刘丹和沈俊成发言。他们表示,深感此次培训机会难得,将珍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习的时光,以饱满热情投入课程,积极与师生交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自我提升与行业赋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薛在兴开展新生入学指导,详细介绍公共管理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项目背景、培养目标,深度解析雄厚师资力量,并围绕课程体系、考核标准等,为学员明确清晰的学习规划与发展方向。

在热烈的氛围中,全体学员集体合影,定格这难忘的开学瞬间,开班式圆满结束。

精彩课程
开班式后,首场重磅课程《如何理解世界之变与中国之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亲自授课。张院长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对国内外形势的精准洞察,深入剖析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复杂变化。张院长从“当今世界怎么了”切入,结合地缘冲突加剧、全球治理失序等现实,剖析世界百年变局下的矛盾与挑战。他以全球视野解读国际格局演变规律,提出应立足中国智慧探寻破局路径;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之治”,张院长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发展实践中的创新成果。最后,张院长从“中国之学与中国之道”出发,强调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对弘扬中华文明、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战略意义。本次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现实,为学员打开了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全新视角。

4月19日下午,课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小涓教授讲授。江小涓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主持本次课程。首先,高文书副校长对江小涓教授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谢意,高度赞誉其在政界深度参与政策制定、在学界于多领域成果卓著,四次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卓越成就,强调其作为学术泰斗的深厚影响力。随后,高文书副校长宣布聘请江小涓教授为本次公共管理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首席授课专家。他指出,在江教授的指导下,本次培训班定将迈向新的高度,助力研修班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江小涓教授以《数字时代政府管理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授课,从数智技术为政府履职全面赋能、数智技术支撑政府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诉求、数智时代政府履职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阐释。她讲到在数智技术为政府履职全面赋能上,提及智能设备助力经济调节精准化,市场监管能实时掌握违规信息,还能依据多元数据对企业分类管理。数智技术支撑政府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诉求时,指出借助数智平台能精准收集民意,智能算法可高效处理群众建议,推动建议政策转化,实现供需匹配。最后,她强调数智时代政府履职要把握好监管与创新平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字鸿沟弥合等问题,为学员带来深刻启发。

4月20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贠杰讲授《数字政府建设的目标模式与实践路径》课程。贠杰教授从实践进展出发,指出当前数字政府建设存在盲目投资、场景化功能挖掘不足等问题。他提出,应明确以解决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弊端为内生动力,构建目标模式,重视平台支撑。同时,他强调要加强制度供给,在政务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强化技术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精准高效,为学员们系统梳理出数字政府建设的清晰思路与可行方向。

4月2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蔡礼强教授,讲授《公共政策的理解维度与理论基础》课程。蔡礼强教授从政策意味着什么,公共政策的理解维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公共政策发展新趋势四方面,结合大量的案例、社会热点进行深入的阐释。蔡教授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揭示了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与动态演进逻辑。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深入理解公共政策的内涵、理论与趋势,有助于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更好地参与政策过程,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两天的深入学习,学员们对课程安排给予了高度认可与肯定。此次课程内容丰富多元,涵盖当下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热点与核心理论,从对“世界之变与中国之治”的深度剖析,到“数智时代公共治理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再到“数字政府建设及本土化公共政策的理论建构”,层层递进,逻辑严谨,为同学们搭建起系统且坚实的公共管理知识框架。授课教师皆为业内资深专家,他们凭借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理论,运用大量生动案例使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同学们能够轻松理解并学以致用。课程的交互性设置也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活力,在与教师及同学的交流碰撞中,拓宽视野,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方法。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课程学习收获颇丰,不仅充实了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实践应用能力,对日后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职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助推作用。
公共管理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的开班,为学员们开启了公共管理学习与探索的新征程。在未来的学习中,学员们将以学术为根基,以实践为路径,以服务社会为目标,携手书写公共管理领域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