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独特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民主价值和理念进一步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我们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心主任张树华接受采访,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与实践进行分析解读。
求是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强调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张树华: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
以人民为中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底色和依归。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泛体现人民意志、真实保障人民权益、有效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发展全过程民主,可以使亿万人民群众更好地通过各个领域的民主制度和各个层次的民主形式,共同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味着民主的所有要素、所有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仅仅行使周期性投票权的狭隘的民主,而是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活动规范,真正将民主各个环节彼此贯通,实现了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全国两会是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两会的“热度”往往体现的是体恤民情、关怀民生的“温度”,从中可以看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看到代表、委员们依法履职积极作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到公民在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求是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有哪些主要制度程序,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
张树华:
在中国,国家各项制度都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运转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应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在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重要法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创造。
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求是网: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哪些特点优势?
张树华:
全过程人民民主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孕育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恢宏史诗的伟大实践,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实现民主高质量与治理高效能的统一。民主与国家治理紧密相关。好的民主一定是实现良政善治的,一定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人民代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纽带。人民代表通过履行代表职责,及时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渠道反映给党委和政府。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正面引导和解释;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法提出议案和建议,推动从法律、政策层面予以解决。中国民主的高质量,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能。
有效避免了民众只有投票权而缺少日常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在一些号称“自由民主”的国家,民主往往是即时性、间歇性的,民众只有投票的权利而缺少日常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在中国,民主恳谈会、村民议事会、居民论坛、小区协商、业主协商、村(居)民决策听证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协商形式在城乡社区蓬勃生长,既实现了人民群众更广泛的政治参与和更有效的民意表达,又发挥了民主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疏解民忧方面的重要作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地防止了西式民主制度中,政客在选举时轻易承诺、漫天许愿,选举后抛诸脑后、毫无担当等民主乱象。
有利于国家稳定、防止社会分裂。与西方政治中“纸牌屋”式的暗箱操作、利益争夺、党派对立等现象截然不同,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各方面意志和利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保证了社会始终团结和谐、稳定有序。比如在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们认真审议各项报告,既充分肯定成绩,又不回避矛盾;政协委员们积极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回应人民关切。这种监督与被监督的良性互动,使政权更加稳固、人民更加团结、社会更加和谐。
求是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谓“历史终结论”、西式民主制度是“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等论调曾风靡一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抄照搬,结果却是政治动荡、社会动乱、民生凋敝。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张树华: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但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条件、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实现民主的具体道路也不相同。各国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符合自身现代化发展的民主形态,破除西式民主“迷思”。
西式民主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生成与发展需要经济基础、法治精神等一系列条件配套,贸然移至他国难免水土不服、南橘北枳。西式民主尚难千篇一律,而呈现美式总统共和制、德式议会共和制、英式君主立宪制等多种模式,世界各国国情各异,更需多样民主政治模式,若被强行植入西式民主,难免导致政治生态紊乱。
把西式民主包装成全人类“普世价值”,在世界强行推广,并未带来所谓人类“历史终结”,也未带来世界和平与发展,更未带来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西方社会自身也深陷政治极端化、社会民粹化、认同分裂化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