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课程班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蔡礼强、张晓彤: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功能定位与实现方式 社科大政管

    发布时间:2023-12-12 来源: 浏览次数:

    undefined

    蔡礼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MPA教育中心主任、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张晓彤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我国在治理实践中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党的领导成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本质特征。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是顺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党的严密组织体系是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组织载体与力量支撑,党的决策执行体系则成为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实施载体与运行保障。今后要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与国家制度建设、党的领导作用与其他治理主体作用、治党与治国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党的领导;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领导核心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责任政府;群众路线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同时还明确了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方向指引下,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2]这样的鲜明指向和建设目标开启了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深度融合、共同建设的新路径,推动党的领导与国家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并逐步形成了以加强党的领导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建设新模式。

    随着党对制度建设认识的深入以及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的不断加强,到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内在关系更加明确和清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具有本质规定性和前提方向性,“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3]同时,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4]这样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我国国家治理的本质统一性,准确把握住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5]明确了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之后,就可以清晰理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

    对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而言,无论是从结构性的治理形态来看,还是从功能性的治理过程分析,党都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地位,党的领导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我国国家治理而言,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才能抓住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同样对于我国国家治理研究而言,只有从研究党的领导和领导制度入手,才能真正抓住国家治理研究的关键和根本。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治理迅速成为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领域研究的核心议题,但是大量研究却并没有把治理研究与党领导下的治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至有学者感慨这种脱节现象令人匪夷所思。[6]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研究状况正在不断改变,已有不少学者把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放在国家治理研究的中心地位,把党的领导作用或领导制度作为研究国家治理的突出重点或逻辑起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阐释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7],党不仅是“国家建构的轴心和主体”[8],更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主体[9],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10]。把握中国国家治理的实质,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握党的领导[11],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12]。相较于西方的“国家”概念将政党排除在外[13],中国强调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这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治理最本质的区别[14]。在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了一套区别于依托韦伯式科层制的西方治理结构,具有独特的结构构成和运行功能的国家治理的体制结构和功能机制。[15]

    如果说只有从党的领导入手才能抓住我国国家治理研究的关键和根本,那么需要回答党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功能定位并发挥着什么样的主要作用?党是如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党是如何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准确理解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更好实现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有机统一都将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二、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主要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国家制度建设进入了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核心目标的体系建构阶段,开启了党的领导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建设更加自觉有机融合、内在统一的新时代。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制度体系建构梳理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总框架,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对其他各项制度建设的统领性,特别强调要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方向下建设的治理体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同样也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既包括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也包括其他众多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16]如此众多的制度体系之所以能紧密相连、相互协调形成健全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关键是由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作用决定的。要深入分析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作用,需要从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党如何实现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要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来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其他国家治理体系相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虽然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同样是由众多治理主体组成的多元治理和复杂系统,但与其他国家治理体系存在显著不同的是,党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是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主体,“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党是领导一切的,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既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一个都不能少。”[17]党与其他各类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平行的独立主体关系,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他各类治理主体都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各自功能。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领导核心已经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确认,“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18]宪法从最高法律位阶上明确了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中心主导地位,对其他各类治理主体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

    党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是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其他各类治理主体是“众星”,党就是“众星捧月”的“月”。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各类治理主体既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各自治理功能,同时又在党的领导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整体治理合力。其他各类治理主体与党既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以党为主体和中轴构建起来的,形成了以党为核心的“一核多元”治理结构。我国这种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国家治理模式,与其他国家治理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党发挥着领导核心与构建中轴的关键主体作用,党的领导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由此可见,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功能就是领导功能,党实现领导功能的主要方式是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需要构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三、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保障

    “党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19]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着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其他所有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顶层地位,是起着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的制度。[20]正是因为党的领导制度使党能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其不仅仅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其他各种制度优势发挥的根本保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1]就成为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

    从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功能和主要作用来看,党的领导是确保国家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的根本保证。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与领导功能决定了党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导性政治力量,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防止出现众多治理主体因为没有领导核心而导致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才能把各类治理主体团结起来,使各类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党的领导有利于协调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集体行动,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成就“中国奇迹”和“中国之治”的制胜密码和重要原因。

    综而观之,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以及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都充分说明党的领导决定国家性质和前途命运,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坏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对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而言,党的领导已经融入我国治理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领导制度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首要位置和发挥统领作用。只有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才能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中心主导地位并有效发挥领导功能。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作用充分说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只有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才能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成为党领导治国理政的行动逻辑,也是党领导国家治理体系的领导原则。要顺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不但要深刻认识到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作用,还必须进一步了解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是如何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是如何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

    四、党的组织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织载体与力量支撑

    任何领导权力的运行都需要一定的组织载体,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依靠党的组织体系作为组织载体。“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22]党的组织体系是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组织载体,党的领导直接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23]

    党的组织体系之所以能为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组织载体和力量支撑,就在于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巨大组织网络和严明组织纪律。“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24]党依靠严密的组织体系,构建了一个覆盖所有国家治理主体和治理领域的巨大组织网络,依靠严明组织纪律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全党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组织能力的统一整体。党的组织体系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建设好党的组织体系这座大厦,要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25]需要充分发挥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党中央在党的组织体系中是处于最顶端、最重要的关键位置。党中央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大脑和中枢,拥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是党的重要优势。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要求全党服从中央,“每一个党的组织、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部门或单位,都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26]之所以全党都要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因为党是一个拥有几百万党组织和几千万党员数量的庞大组织,“如果没有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不休,不仅会误事,而且要乱套!”[27]全党都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使庞大的党组织成为一个严密的组织整体,“这样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28]党中央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中枢主导地位,意味着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就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中央在党的组织体系中是大脑和中枢,也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大脑和中枢。[29]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点。“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30]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不仅全党成为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其他各方治理主体也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我国已实际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中轴、以党中央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党是贯穿国家治理体系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领导国家治理体系的总的核心。党中央领导所有治理主体,统筹所有治理层级,避免了多元治理主体经常出现的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现象,形成了目标一致、行动一致的强大治理合力与协同效应,有效提升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

    党从中央到地方均建立了党的各级委员会,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全国范围内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地方委员会则在本地区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各级委员会成员分别兼任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等各重要治理主体的负责人,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总揽本地区全局、协调本地区各方治理主体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各级委员会对其他治理主体的领导主要是通过设立在这些非党组织中的党组来实施的。“党组是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在本单位发挥领导作用,是党对非党组织实施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31]党组在其所在治理主体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党与非党治理主体之间产生了有效的链接与结合,是党对非党治理主体实施领导的有效组织载体,是党领导其他各方治理主体、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各方治理主体中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位于党的组织体系的最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和实施领导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32]党的基层组织决定了党的领导能否有效落实到广大基层。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不断扩大的组织覆盖,使党的基层组织广泛覆盖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治理主体,又经过持续不断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有效提升了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进入并覆盖所有其他各方治理主体,进一步强化了党对其他各方治理主体的领导。

    从中央到地方以及遍布基层的党的组织,在党的组织原则、纪律约束以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成为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领导一切的立体组织网络,成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从纵向上看,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都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各自领导作用,使党组织能够纵向领导各方治理主体;从横向上看,党的领导组织和基层组织遍布其他治理主体,党的组织成为链接所有治理主体的枢纽和桥梁,由此形成党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横向链接,使党能够横向领导以及协调统筹各方治理主体。依托于这样一个纵横贯通、左右协调、上下一体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组织不仅覆盖了所有治理主体,成为链接所有治理主体的枢纽和桥梁,还与其他治理主体形成了立体网络关系,进而把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凝聚成为一个运行有序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有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离不开党的严密组织体系所提供的组织载体和力量支撑。

    五、党的决策执行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实施载体与运行保障

    组织为领导权力提供运行载体,而决策执行体系则为领导权力的实施载体。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方面需要党的组织体系提供组织载体和力量支撑,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另一方面也需要党的决策执行体系提供实施载体和运行保障,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党实施领导活动的主要方式。党的领导和领导能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体现为领导所有治理主体制定政策并有效贯彻落实的能力,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就体现为党领导治理主体制定科学决策并带领所有治理主体有效执行决策的能力。通过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才能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中央委员会职权,“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33]。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就是党中央,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党中央作为党的组织体系和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大脑和中枢,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主要体现为领导决策权威。“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34]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不仅是所有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行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其他各类治理主体的行动依据和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党中央通过决策部署对全党和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实施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体系有效运转是党中央实施集中统一领导的主要方式。“如果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不到有效贯彻,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从何谈起?”[35]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集中全党全国智慧、体现全党全国共同意志,通过作出决策部署实施集中统一领导,可谓是党的一大创举,也是党的领导和国家制度的优势所在。“这样做,既有利于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避免发生重大失误甚至颠覆性错误;又有利于克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形成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36]

    正是因为党中央通过决策部署对全党乃至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实施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需要全党以及所有治理主体贯彻执行,这就需要党中央在决策部署时既极为慎重又严格遵守决策程序。“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都是很慎重的,重大方案要经过部门讨论、各有关中央领导小组讨论、国务院讨论,然后才拿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很多重大工作部署,从部门提出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要经过五六道关,涉法事项还要到全国人大讨论。看上去有些繁琐,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兼听则明,防止偏听则暗,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37]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集中了各方面智慧,综合考虑了各方面条件,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决策。党中央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党在领导中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集中体现。

    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在党的组织体系中是本地区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总揽本地区发展全局、协调本地区各方治理主体的主要方式就是结合本地区实际创造性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组作为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党组织,对非党组织治理主体实施领导的方式就是结合所在治理主体实际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对所在的治理领域和领导的治理主体“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38]。也就是说,各级党委党组在自身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部署,都要领导协调其他各方治理主体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执行开展工作的关系。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战斗堡垒作用主要体现为能否有效领导基层各类治理主体自觉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对于广泛覆盖于基层各类治理主体的基层党组织来说,贯彻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既是检验基层党组织能力强不强的试金石,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的磨刀石。“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作,基层党组织就要在贯彻落实中发挥领导作用。”[39]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基层各类治理主体的领导,构建基层各类治理主体积极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破解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存在的层层递减问题,确保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

    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实质就是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都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自觉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并能把党中央精神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一旦党中央作出决定,各方就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某个决策不符合自己的意见、不对自己的胃口就不执行。”[40]全党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党才能牢固凝聚起来。全国都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六、结论与讨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深度融合、党的领导制度与国家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内在统一的新时代,我国在治理实践中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其他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构建中轴与领导核心的关键作用,党是贯穿国家治理体系的总骨架,党中央是领导国家治理体系的总核心。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要功能就是领导功能,党实现领导功能的主要方式是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本质特征。

    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作用充分说明只有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才能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成为党领导国家治理体系的领导原则,也是党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要求。

    党的组织体系是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组织载体和力量支撑,党的决策执行体系则是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的实施载体和运行保障。党的领导既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也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

    党中央在党的组织体系中是大脑和中枢,是全党的决策中心和指挥中枢,党中央同样成为党领导下国家治理体系的大脑和中枢。这就意味着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实质就是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都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从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功能和主要作用来看,党的领导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党的领导是确保国家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的根本保证。今后要更好发挥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与国家制度建设的关系。党的领导制度对国家制度建设发挥着统领作用,党的制度建设不仅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还决定着党领导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成效。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成为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关键之举,健全党的制度建设事关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保证。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要统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和国家制度建设,把健全完善党的制度建设与健全完善国家制度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充分发挥其他治理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要深刻看到党的领导作用与其他各类主体发挥各自作用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是由党来包办一切,更不是事无巨细都由党抓在手上,而应在党的领导下其他所有治理主体都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展所长。各方治理主体都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才能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是总揽但不能包揽、是协调而不能取代,党既要充分发挥自身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治理主体各自功能。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治理体系中治党与治国的关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下的制度体系,体现了党领导自身建设与领导国家事业、党的主张与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的领导制度与国家治理制度的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党的领导决定着国家治理,要防止党组织的功能虚化、弱化和边缘化,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统筹治党与治国,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有机统一起来。

    上一篇:张树华、杨抗抗:毛泽东的人民观及其时代价值

    下一篇:郑建君等:公众数字政府治理体验对美好生活感知的影响机制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