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政治学研究》杂志主编。
2025年4月27日,“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暨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隆重举行。吸引百余位学者代表与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数字政府理论创新、数智化治理实践、技术驱动与治理变革、数据赋能与基层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以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政治学研究》主编张树华的发言内容:

正文
张树华首先对研究院成立的意义表示赞扬和期许。他表示,这不仅是学术领域的一件盛事,更是推动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期待研究院勇开学术之先,引领时代先声,立时代潮头。
他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重塑着全球治理格局。因此,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承载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同时,数字时代的治理问题涉及政治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院的成立能够汇聚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交流与融合,为数字治理问题提供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
在祝贺研究院成立的同时,张树华对数字时代的政府治理与学术生产表达了以下六个主要观点。
一、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治理研究问题
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世界变局的演变。在经济领域,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电子商务、数字金融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在政治领域,数字技术改变了政治参与和政治传播的方式,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民众能够更便捷地参与政治讨论,影响政治决策。但同时,数字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地缘政治挑战,如网络安全问题、数据主权争议等。在社会领域,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数字鸿沟的存在加剧了社会不平等,部分群体因无法接入数字技术而被边缘化。
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机遇和手段
数字技术为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手段。在政务服务方面,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和在线化,让民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整合政务资源,优化办事流程,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在公共管理方面,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能力。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政府可以及时发现社会问题,预测社会趋势,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实现精准治理。在城市管理中,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环境、交通秩序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数字技术推动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变革
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以科层制为基础,存在信息传递缓慢、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而数字时代的治理强调数据驱动、协同共治和开放透明。政府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治理平台,实现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同时,数字技术还促进了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合作,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工作,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
四、数字技术为新学科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机遇
在数字时代,学界应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推动计算政治学、大数据政治学的发展创新;应深入研究中国数字政府建设和治理实践中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提炼理论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治理理论和方法;应加强对数字时代治理规律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数字治理模式,为全球数字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的研究成果和治理经验,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学术范式变革
学术治理体系是保障学术研究质量和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机制。学界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治理体系,明确学术研究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对研究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严格的学术评审制度,对研究成果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激励研究人员开展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和惩处,维护学术研究的诚信环境。在知识生产方面,学界应注重创新知识生产模式,鼓励跨学科研究和团队合作;建立开放的知识生产平台,吸引各方人才参与研究,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研究热点,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研究等,不断丰富素材和研究方向,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六、在数字时代,治理内卷化成为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
治理内卷表现为治理模式的僵化、治理效率的低下以及治理创新的不足。为避免治理内卷,学界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治理创新,鼓励政府部门和治理主体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方式和方法,利用数字技术打破传统治理模式的束缚,开展数字治理创新试点项目,及时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激发治理创新的活力。
数字政府40人论坛坚持“开放、共建、务实、前沿”的理念,致力于推动数字政府建设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政策转化。展望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拓展国际视野,推动理论成果、平台成果和政策成果共同转化落地,为我国数字政府的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引领性贡献智慧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