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课程班
  •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讲座回顾|何辉:自我认知浅谈

    发布时间:2022-09-06 来源: 浏览次数:

    9月3日下午,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自我,认知自我,挖掘真实的自己,并且为下一阶段的研究生学习提前做好规划、设定较合理的目标,政府管理学院特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何辉副教授进行了一场主题为“自我认知”的讲座分享。

    新学年伊始,即将步入小院的同学们对自己的认知处在一个什么层面呢?何老师先请同学们思考五个问题:

    1、你对自己的状态满意吗? 能描绘一下你的状态吗?

    2、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如果不满意,是哪方面不满意? 为什么不满意?

    3、你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形象?与你自己认为的形象,有差距吗?

    4、长期看,你有什么样的规划,或者对未来的愿景?

    5、短期看,读MPA的目的是什么,你能清晰表达吗?

    3FF70

    针对以上五点问题,何老师启发同学们要多维度思考,并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为同学们的成长学习和实践提供一个知性的前提。

    随后,何教授通过一则MPA学姐的案例,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并邀请同学们线上连麦对谈,部分同学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具体建议,有的同学比较理性的采用SWOT分析法来权衡利弊,也有的同学以女性视角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大家踊跃发言。

    接下来,何教授总结了同学们的发言,提出本次讲座就从这些问题入手,通过一个分析框架来帮助同学们去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并争取得到答案。

    关于进行自我认知的意义,何教授解释,研究表明,最有效率的人是那些了解自己、知道环境的要求、并能够调整策略来符合这些要求的人。自我认知的意义在于,识别自己、识别他人、营造最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的情境。

    在自我认知存在的困难方面,何教授引用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一句名言:我们通过抑制和防卫的方式保护自我及自我形象,这是我们避免不愉快的情绪及危险的事情的基本方式。进一步说明,自我认知的困难来源于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偏差,比如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和外在的因素。人们一方面不愿卸下自我保护的坚固铠甲,另一方面内心深处总渴望着改变。

    何老师建议认知自我的工具可以为:长处、个人特质和价值观。他通过分享彼得·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自我管理》,引出凝练的核心四问:我的长处是什么?我为人处事的方式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该贡献什么?以此来帮助同学们建立一个自我认知的分析的框架。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通过大五人格模型、PDP性格测试以及九型人格测试等工具来发现自身的特质并加以运用;能够不忘初心,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为所在的组织乃至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4CE54

    从自我认知到自我管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何教授提议大家可以立刻行动起来,写一篇自己的自传:划分人生阶段,罗列重要事件,分析事件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以此来发现、培养和增强自己的长处,完善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进一步明确、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最后,何教授以梁漱溟先生的“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为结束语结束了本次分享会,并启发大家要尽快融入到社科MPA的学习当中,步入小院之际,明确自身的价值观、长处和短板,提升自身语言文字的逻辑性,安排好今后两到三年的学习生活,思考重点学什么以及怎么学,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工作、家庭与学习的矛盾,与同学结成互助伙伴关系。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成为一名具有责任理性与人民情怀的卓越研究者和高效领导者。

    上一篇:讲座回顾|张树华:世界之变与中国之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

    下一篇:中环一号读书分享会第54期预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