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课程班
  •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发展 > 职业发展 > 正文

    探索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

    发布时间:2020-09-30 来源: 浏览次数:

    “职业发展沙龙活动”是MPA职业发展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模块围绕同学们的需求出发,在中心老师的指导下,由同学们自发选题、自发组织。第二期的沙龙主题是《探索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沙龙主理人:胡明欣同学,通过问卷收集、现场分享、互动游戏带领同学们一起向内看,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

    第一期活动回顾《我们为什么要做发展规划?》

    9月27日晚,2020级MPA全日制班的同学在304教室,开展了第二期的职业发展沙龙活动,活动有幸邀请到MPA教育中心的翁琨和高妍春两位老师参加,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职业思考,助力2020级新生走向理想未来。

    活动共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回答第一期活动翁老师给大家留下的两个问题:“你想从未来的职业中获得什么”、“五年后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在前期的问卷里,大家对这两个问题都做了具体回答,也有几位同学在现场把自己的答案进行了分享,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包括:金钱、地位、成就感、幸福感、自我价值……有同学觉得想在生活中获得话语权、决策权需要金钱支撑,有同学认为获得社会地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还有同学把为社会创造价值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同学们的答案不尽相同,但都代表着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排序——什么才是漫长人生中最重要的不可舍弃的价值,比如幸福、比如自我实现。

    第二个环节是一个小游戏“搭讪印象”,准备四张小纸片,先在第一张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给自己的评价:三个形容词,再去请三位同学来给自己贴上“印象标签”。

    这个环节,让同学们跟相处仅一个月的“熟悉陌生人”来了场亲密交流,找寻“你眼中的我”与“我眼中的自己”之间的一样和不一样。自我认知的形成需要他人认知的参与,在与他人的比较和认同中不断修正,而每一个人独有的“气质”(心理内在倾向性)会通过外在行为表现让他人识别,构成他人的“评价”。

    第三个环节是对前期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此次问卷共有34人(完整数据)参与填写,26名女生,8名男生。数据呈现如下:

    1、本科专业:

    2、参加工作年限:

    3、对自己目前所在的发展平台或拥有的发展机会满意程度:

    4、认为目前影响自己发展的主要因素:

    5、认为自己有所欠缺的能力:

    6、认为自己拥有的优势能力:

    7、目前职业发展方向:

    8、选择职业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9、实现所选职业发展目标的难易程度:

    第四个环节是一道“选择题”。基于WVI职业价值观中的十三个选项,补充开放式问题中提炼出的“生活价值”关键词,让他们做出选择。通过这个环节,每位同学会进一步澄清人生中的重要价值来源于工作还是生活,或者各自的占比如何?再对比最后两道开放题的答案,梳理人生精力的分配和平衡。

    在问卷最后是两道开放题:“请分享一件让你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请分享一件让你体验到幸福感或开心的事情”,两个问题的答案是想帮助同学们梳理“成功”与“幸福”的差异,能让自己内心充盈足以面对人生不确定性的心理能量可能来自“事业”也可能来自“兴趣”,或者两者统一。比如有的同学成就感来源于工作中任务的完成,但能让他开心的是生活中对孩子的陪伴;而有的同学成就和幸福都源于自己的生活兴趣。

    最后一个环节,翁老师和高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也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翁老师说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增强大家的体验感,更容易触动那些隐藏的、深层次的心理反应,比如搭讪“陌生人”模拟了社交情境,比如做舍弃而不是选取利用了“损失厌恶”效应。这一次活动只是在引导大家开始向内看,去试着发现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潜能,而对兴趣的探索和培养,会成为支持人生积极发展的重要心理能量。

    高老师补充了自我认知的多种方式,包括乔哈里视窗理论,同学们可以通过对开放区、盲目区、隐藏区、未知区的探索更全面发现自己。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多的向内看,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希望同学们在看到自己薄弱环节的同时,更多的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让优势最大化。最后也希望通过职业发展系列活动,助力大家实现理想,过上期待的生活!

    上一篇:2020全日制班|我们为什么要做发展规划?

    下一篇:探索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