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课程班
  •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讲座信息 > 正文

    讲座回顾|杨雪冬:合法性批判

    发布时间:2025-01-01 来源: 浏览次数:

    合法性问题与权力、权利密切相关,一直是政治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为了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合法性问题的理解,12月25日晚,政府管理学院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学系长聘教授、系主任杨雪冬教授为同学们讲授“合法性批判”前沿课。本次讲座由学院执行院长蔡礼强教授主持。

    讲座开场,蔡院长从优质论文众多,议题研究深入,学科影响广泛三个角度对杨教授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欢迎杨教授来到社科大与师生交流。同学们对杨教授的到来致以热烈掌声。

    杨教授从古代中国王朝更替的正统性争论与美国选举中对合法性的讨论引入,突出了合法性问题在中外政治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杨教授首先从经典定义入手,为大家介绍了马克思、韦伯、哈贝马斯三位学者对合法性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从统治的代表性角度出发去讨论合法性,基于马克思的论述,国家宣称自己是共同体普遍利益的代表,以此作为合法性来源,但现实中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由此出现合法性悖论。为解决这个悖论,国家需要承担公共职能并且创造一种意识形态来论证自己是共同体代表,合法性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把权力的公共性展现得更充分。韦伯从权力来源角度讨论合法性,通过高度类型化的分析,将合法性来源分为传统型、克里斯马型、法理型,杨教授提到,韦伯的讨论更进一步的意义在于认为类型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哈贝马斯则从合理行为的正当性角度探讨合法性危机问题,是对韦伯和马克思理论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应用,核心是探讨当代社会中合理性与合法性关系的问题。之后,杨教授分别讨论了合法性建构的现实路径、合法性建构的国际路径以及中国语境下的合法性建构。

    微信图片_20241227083949

    进一步地,杨教授探讨了实践中的合法性,介绍了以李普塞特、亨廷顿、沙普夫为代表的合法性的三种流行定义。以李普塞特为代表的学者从评价、感知和承认的角度来理解合法性,并探讨了治理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关系。以亨廷顿为代表的学者从新政权产生方式的角度解读合法性,前任的失败可能成为合法性的一种来源。以沙普夫为代表的学者从过程塑造角度理解合法性,在伊斯顿政治系统论的基础上区分了“输入导向”和“输出导向”两类合法性。杨教授为同学们条分缕析上述学者的研究和思考之后,提纲挈领、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探讨的核心在于合法性的转化,并总结了合法性讨论的不同层次,即本质、来源和路径。

    随后,杨教授层层深入,引入对国际环境和中国环境中国家合法性的探讨。在国际环境层面,杨教授站在历史视角解读了国家间关系发展中的国家合法性,并着重强调了国际合法性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以及国际合法性治理理念的外部化、治理集团的外部化和治理资源的外部化三个来源。在中国环境层面,杨教授回溯历史、贯通古今,总结出近代以来合法性坐标的转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历史让位于革命;惯例让位于制度;天命让位于人民;国内让位于国际。进一步点出当代中国的合法性观,指出各个合法性来源之间存在张力,如何整合资源组成更具说服力、体系化的合法性来源是当前合法性研究的核心问题。

    最后,杨教授分析了合法性的不同来源问题。他总结了合法性来源的多重因素,为同学们展现了当代合法性的混合生成,并从国家能力不足、期待超出绩效和能力、国家过度干预抑制社会活力和政治信任降低四个方面指出了合法性危机的四种当代类型。最终一步步引导同学们对合法性来源问题的深入思考。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杨雪冬教授互动,杨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答。蔡院长对本次杨教授带来的系统、全面而深入的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并总结了此次讲座的收获与启发,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多体会,学习杨教授对专深与广博的兼顾,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学习杨教授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知识把握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学习杨教授处理好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研究的关系的能力,打牢基础、把握前沿。同学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杨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

    上一篇:讲座回顾|潘锦棠:性别分层理论——对男女平等问题的理论解释

    下一篇:讲座回顾|郑秉文:我国养老保险提高统筹层次的历史演进、底层逻辑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