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晚,为了深入探讨性别分层理论及其对男女平等问题的理论解释,政府管理学院特别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锦棠教授与师生们进行主题交流。本次讲座由学院副院长薛在兴教授主持。
讲座开场,薛在兴教授从潘锦棠教授的学术成就、研究领域和对社会保障学的贡献等角度对潘教授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欢迎潘教授来到学院与师生交流。
首先潘教授从性别问题的多学科角度出发,强调了性别研究在学术界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一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展示了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性别问题的平台。
接下来,潘教授详细介绍了四种理论视角来解释性别分层现象:自然生理决定论、文化决定论、所有制决定论和社会生理态势决定论。他通过比较这四种理论,展示了它们在解释性别不平等问题上的异同和各自的政策含义。
自然生理决定论部分,潘教授讨论了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基础,并指出这一理论如何被用来解释性别间的社会地位差异。他进一步质疑了这种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文化因素在性别角色形成中的重要性。
文化决定论部分,潘教授强调了社会文化对性别角色和期望的影响。他引用了玛格丽特·米德和西蒙·波娃的观点,探讨了文化如何塑造性别认同。
所有制决定论部分,潘教授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了私有制对性别关系的影响,并讨论了消灭私有制对于实现性别平等的潜在意义。
潘教授最后分析了社会生理态势决定论。这一理论认为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们在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取决于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他通过历史和现实的例证,说明了社会环境如何影响性别地位的变化。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性别研究的理论框架,还激发了大家对性别平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