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课程班
  •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服务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路 | 中国体育逐梦人

    发布时间:2021-01-20 来源: 浏览次数:

    刘成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级MPA校友,本科就读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胸怀赤诚之心加入国家体育总局,之前任职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现轮岗任职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二十余年的体育工作生涯,刘成亮学长恪尽职守、不忘初心,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尽心竭力。

    校园沉淀,“黄埔一期”塑英才

    见到刘成亮学长时,他刚从一个会议赶来,表示因十九大后随着冬奥会举办的日期日渐逼近,作为体育人,他们的工作更加的繁忙,任务更加艰巨。简单寒暄后,我们介绍了本次采访的意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以下简称社科MPA)秉承“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的高效领导者”为使命,从2004年开始招收MPA学生以来,为国家、政府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和社会精英。作为首届社科MPA学生更是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业界翘楚和栋梁之材,刘成亮学长也是其中之一。当谈到入学社科MPA的初衷时,学长充满自豪:“我们这一届学生是社科MPA首届学生,当时我们班被称社科MPA的“黄埔一期”。2004年,国内开设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没有几家,社科MPA走在了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前列。作为社科MPA首届学生,我感到很自豪。”

    当被问及在社科MPA几年的学习生活时,学长立刻变得激动和兴奋起来。谈到重返校园的经历,刘成亮学长感慨颇深,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谈及在社科MPA学习的收获,刘成亮讲到,“社科MPA整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最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这是在全国都是无法比拟的,当时给我们上课的都是李培林、蔡昉、金碚、张宇燕这样的大师。每位老师不仅是学术上的导师更是人生的导师,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也正是在一大批优秀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让理论的种子开出实践的花朵。”谈到对他影响最深远的老师,学长提到了导师张宇燕教授。他讲到张宇燕老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有超凡脱俗的治学态度,更有讲好中国故事的学术功底,是他需要永远学习的人生导师。

    青春无悔,体育战线圆好梦

    谈及毕业后的成长历程,学长讲到,他个人的成长与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紧紧相连。自冬奥会申办以来,自己主要从事冬季运动管理工作,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谈到2022年冬奥会刘成亮尤为激动,他坚定的讲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不仅是中国体育事业的一大进步,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展示,中国梦里包含体育强国梦,中国的大国地位也需要体育强国的支撑。他激动的说,自北京奥运会承办以来,中国体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体育及体育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新兴产业。近年来,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冬季奥运的申办将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他也谈到,冬奥会给我国冬季项目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冬季奥运会的主办让全国体育人投入更多心思和精力去推广和发展中国冬季体育项,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要完成好2022年冬奥会办赛、参赛和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办赛的竞赛管理人才、技术官员、裁判员等都需要专业人才。

    他详细介绍了目前冰雪运动的现状,指出要推动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冬季项目专业人才,而目前我国冬季项目人才发展的现状是,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整体素质能力不高,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为实现2022年冬奥会全项开展,现阶段国家体育总局已开始跨界、跨项目、跨年龄、跨地域选拔人才,全面恶补人才短板,从夏季项目上找办法。比如,轮滑可以转速滑和短道,杂技、武术、体操技巧可以转到技巧类滑雪。这一跨界是中国竞技体育人才选拔的重要改革,也是推动体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渠道。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这是一条曲折的奋斗之路,刘成亮学长坚信在体育人的坚守及一线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努力下,我们的体育强国梦终将实现。

    寄语后学,笃学慎思辨初心

    访谈最后刘成亮学长语重心长,满含深情警示学弟学妹,“重新回到学校,不是歇脚,而且蓄力。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了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才能让两年之后毕业的自己不留下遗憾。一定要珍惜在校期间跟随学术大师交流的机会,培养自己思维的广度、高度、深度,铸就自己的战略思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定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对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在研究生院即将迎来40岁生日的喜庆里,刘成亮学长也衷心祝愿母校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优良传统,培育更多具有世界眼光的社会科学人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对于社科MPA,刘成亮学长如是说,十年磨一剑,祝福社科MPA在十余年的打磨下终成行业翘楚。

    上一篇:校友路 | 做勤学、敏思、善做善成的妇联人

    下一篇:校友路 | 根植一份事业 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