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要闻
  • 预告通知
  • 专家观点
  • 学术活动
  • 研究成果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王阳亮 :推动人民监督更活跃更有效

    发布时间:2024-08-25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8月21日 浏览次数:

    王阳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著有《责任与合作: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委托课题,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

    如果说自我监督是强身健体的“内在免疫”,接受人民监督就是祛病除疴的“外在良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权力监督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内核。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让人民监督权力、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权力运行是否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民主实践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人民监督是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环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实践,充分吸收人民的意见、体现人民的意志、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也是监督主体,通过监督参加国家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人民对权力的监督贯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全过程,是民主制度体系各部分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有利于推动发展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监督是坚持群众观点、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发挥人民监督的作用,不仅在于有效地规范权力运行、督促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更致力于访民意、察民情、解民忧,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最广泛地团结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力量。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只有不断发展人民监督的各类形式,进行开门决策,让党员领导干部多听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向人民学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力点,确保改革各项举措、各项工作回应人民期盼,反映人民愿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人民监督是坚持党的领导、与党的自我监督相结合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强大动力。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公权力的行使如果缺乏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就易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助长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与腐败问题的发生,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充分行使监督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才能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权力滥用、腐化,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监督拓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样渠道,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生命力。地方各级党政部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探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民监督新渠道。多地运用“四下基层”制度,吸收“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改革经验,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汇集电话、微信、微博、APP等端口,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和监督机制,并根据承载人民群众诉求的各类数据,更加精准地改进民生福祉,督促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引领群众蕴于人民监督的新实践,赋予了新时代人民监督新的动能与活力。

    但与此同时,人民监督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个别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人民监督,错误地认为“接受监督没面子”“不用监督也能经受住考验”,想游离于组织之外、脱离监督。又如,部分群众对监督渠道了解不足,参与监督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监督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机制不够完善,处理程序繁琐、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群众参与监督的活跃度;监督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监督者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发挥监督的实效。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监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暴力等都可能对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干扰。

    民主与监督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主线。当前,人民监督的发展应统筹民主与监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将人民监督的思想贯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各个环节、各类渠道,推动人民监督更活跃更有效。

    突出问题导向,明确人民监督的内容和对象。群众对党和政府最直观的感受来自基层党员干部、来自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体验。统筹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各方面渠道,应将重点放在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政策及干部作风方面。人民监督的内容和对象主要是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应用好接诉即办、人民建议、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方面的经验探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畅通监督批评的渠道,进而提高行政效能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有效开展监督教育,强化公民的监督意识,提升参与监督的能力和自觉性,提高人民监督的针对性、影响力。

    用好数字载体,加强人民监督的常态化机制建设。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社会信息传播的模式和效率,拓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领域,这也会加速社会主体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的萌发。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动党务、政务以及其他领域的事务面向社会公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载体和分析技术,融合信访、市民热线、电视问政、领导留言板等传统与新质的群众工作形态,吸收接诉即办改革的经验,建立起系统性、常态化的人民监督机制,形成立体式、全方位、多渠道的监督网络,确保监督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调动城乡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人民监督用更灵活、更积极、更具包容性的方式教育、督促国家公职人员履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人民监督的工作重心下沉基层,延伸监督触角、激活“末梢神经”,首要的就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激活基层人民团体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功能,让群众敢于监督、愿意监督、善于监督。此外,人民监督与基层协商密不可分。人民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除了运用制度进行约束,还需要在协商中更加广泛、深入、及时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批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8月21日

    上一篇:蒋来用:构建纪检监察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与途径

    下一篇:柴宝勇:深刻把握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